地震无情 人间有爱
――龙华医院职工心系灾区感人事迹不断涌现
“四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同样也牵动着龙华医院每一位职工的心,其中涌现了很多感人故事,本文撷取的,正是发生在龙华医院的一些故事,透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团结、信心,更有希望。
医院75岁高龄的离休干部高维汉在家得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5月14日清晨从家赶到医院离退休管理科,说他要捐款,不知捐到何处,当得知是先捐到党办后,他立即取出2000元给党办,并说四川大地震,这是自己向灾区表示的一点心意。
有一位家境很困难、长期患病、家住郊区的退休职工,他叫钟善真,医院老职工都知道他的情况,5月15日退休职工活动时他也积极捐款,被退休支部书记发现劝阻,让他别捐了,但他坚持要捐,捐出了300元。
龙华医院奋战在四川灾区的青年志愿者张霆医生,他虽然身在一线,但他得知医院在交纳特殊党费,他立即发信息给医院说要缴1000元特殊党费,先帮他垫上,等他回来再还上。
在5月21日上午龙华医院举行的上海中医药界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仪式上,龙华医院十四位上海市名中医全部参加捐款,其中的十位名中医在医院职工的捐款活动中已经捐过,但他们捐款的热情和积极性丝毫不减,继续参加捐款。并且我院的四位名中医施杞教授、陆德铭教授、刘嘉湘教授、陈湘君教授都捐了一万元。龙华医院院部在已经捐赠的基础上又捐款5万元。
至5月21日下午,龙华医院职工捐款数达222948.20元(不包括我院院部与名中医在5月21日上午上海中医药界捐款仪式上的捐款),捐款人数达1733人次。
战地连线 为爱向前冲
――龙华医院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张霆在四川战况
5月16日,龙华医院张霆作为上海市首支青年志愿者医疗队赴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勇士,记录了几天医疗队参与救治的情况。
“5月17日凌晨1点左右,医疗队抵达绵竹,2点多我们才睡下,上午8点就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2点。”张霆几乎每天都要忙到下半夜。他介绍,由于绵竹县人民医院房子成危房,他们就在体育场搭建的临时医疗点开展就治工作,收治了200多名伤员。由于许多医疗设备缺乏,手术难以开展,他们只能先做一些简单的诊断、检查、清创处理和对骨折病人进行小夹板固定。对于病情严重的伤员,则通过飞机转运到华西医院救治。
张霆说,在医疗设备欠缺的情况下,尤其凸现了中医药优势。“今天我去接一线飞机转运下来的伤员,用小夹板为病人固定骨折部位,这样可以及时减轻伤员的疼痛,并稳定病情。同时令人感动的是,在没有医药的情况下,部分灾民就靠草药争取生存的机会。”
“5月18日,今天我们在绵竹人民医院临时住院部帮忙,这里的伤员病情都不重,重的都转院到具备手术条件的地方。我中午护送了一个伤员到华西医院,一路上花了好几个小时,但伤员的基本情况还比较稳定。”张霆他每次都冲在最前面,参与清创,护送危重症伤员。“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用自己的手机帮助刚救出来的灾民找到了失散很久的妻女,当我看到他们在华西医院门口相拥,我已是热泪盈眶。但与一线的人员相比,我只是尽了绵薄之力。”
5月19日一早,医疗队又奔赴德阳人民医院救援。
张霆还说,令他感触最深的是,面对抢救出来的危重症伤员,由于缺乏医疗条件,眼睁睁地看着伤员受着病痛的折磨。作为一名医生,那种感觉太痛心了。“德阳人民医院医疗条件相对好一些,我们可以在这里开展手术了。”朴实的话语里,充满了期待,无不透露着医生对患者沉甸甸的责任感和最无私的爱。
5月23日,张霆发来信息,他们这支医疗队今天又转到绵竹去救援了。
5月23日下午,医院接到团市委通知,张霆他们这支医疗队将于5月26日下午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