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极限,七旬老翁针刺麻醉换心瓣,获新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4-24浏览次数:51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胸外科采用针刺麻醉为一位年近七旬的男性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术。该病人成为至今接受针刺麻醉心脏手术最年长的患者。

  安徽籍患者黄某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瓣疾病多年,近来经常出现胸闷、气急和心绞痛,并有早期左心衰症状,慕名前往曙光医院心胸外科就诊。周嘉主任在仔细检查后,发现患者早年有过肺结核病史,且伴有老慢支、肺气肿等肺部疾病,若采用常规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心脏手术后很可能出现严重的肺部并发症。

  周嘉主任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与麻醉科、针灸科多次讨论后,决定采用无气管插管的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方法,并为他制订了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经过十天的术前准备,心胸外科成功地为黄先生施行了针刺麻醉下的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针刺麻醉的优势凸显无疑,患者恢复迅速,未出现任何肺部并发症,仅使用青霉素预防感染,医疗费用也比常规全身麻醉手术节省了一万多元,近日即将出院。

  自2006年8月,曙光医院心胸外科成功进行了首例针刺麻醉心脏手术以来,目前这项技术已成为曙光医院的特色得到普及和发展。以往,采用针刺麻醉进行心脏手术的最佳年龄段是16~35岁,年龄超过50岁的病人接受此手术方法已鲜有报道。该患者年近七旬,还伴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可以说是超过了以往报道的适龄极限。针刺麻醉心脏手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麻醉过程不使用气管插管,可以将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但是,原来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传统理念是要 “保持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手术”,因而大大缩小了其手术适应征,将手术对象局限在35岁以下、心内操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狭小范围内。2006年底,曙光医院成立了针刺麻醉教研室,在针刺理论和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心胸外科周嘉主任提出了“浅睡眠、自主呼吸状态下的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先进理念,与针灸科、麻醉科共同合作,在术前准备、针刺穴位和刺激强度、麻醉管理、体外循环管理、手术操作的诸多环节均做了科学的优化调整,在确保术中病人安全、无痛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从而将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适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50岁以上,手术种类也从单纯的先天性心脏病扩大到了各类心瓣膜手术。

  这次七旬老人手术成功,标志着具有祖国传统医学特色的针刺麻醉心脏手术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的针刺麻醉心脏手术,不仅能为经济困难、特别是伴有严重肺部疾病和不适合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心脏病患者带来实惠,也为其他心脏病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式的选择。(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