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连线 | 出征满月!我校系统援鄂医疗队坚守抗疫前线

发布者:医管处发布时间:2020-02-25浏览次数:57

自大年夜启程,我校系统21名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已经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奋战了整整一个月。至大年初四,我校系统先后再派出34名白衣战士逆向而行。这一个月的时间短暂而漫长,对于驰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前线的队员们来说,他们已经迈过无数难关,同时也做好了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勇者无畏,坚持不懈。

到武汉一个月,我在金银潭医院的樱花树上看到了花骨朵”,除夕夜出发驰援武汉的龙华医院护师陆蓓蓓,在武汉感受到了今年春天的气息。一个月以来,她和队员甄暐、张怡青始终并肩战斗在金银潭医院。

在这场战“疫”中,难免要面对生离死别。陆蓓蓓在日记中说,当歪歪扭扭写出“武汉加油”的老汉的病床变得空无一人时,她不免伤感。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那些每天跳动的统计数字,在她眼里却都是鲜活的生命,那种逝去的挫败感有时也会让她感到沮丧。不过,让人高兴和振奋的是,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病情在好转,在慢慢恢复。对甜食的喜爱也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位陆蓓蓓负责的患有糖尿病的男孩一直管不住嘴,偷吃蛋糕被她一顿“训话”,男孩乖乖听话的样子能让她忘掉那些无能为力的事,重新燃起斗志。

多年的护理经验告诉她,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患者痊愈。在援鄂医疗队第六党支部的会议上,陆蓓蓓写了一封给患者的信,希望患者们能理性乐观地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也以此鼓舞自己,调整心态,稳定情绪,转身投入新的战斗。

我们一起经历过武汉的每一个时辰,经历过几年来武汉最大的一场雪。”曙光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程鑫也说:“春天就快到了,相信我们的胜利也就在不远的将来!”在金银潭医院里,有高唱着《我和我的祖国》等待复查核酸等待出院,曾去过华南海鲜市场,122日被确诊的厨师;有从病房中走出来,在空旷处一招一式颇有风范地打起了太极拳的老爷爷……看着眼前的美好景象,程鑫不禁眼眶湿润。武汉,请继续加油!

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支援的曙光医院队员董春玲说,虽然收治的是危重症患者,但部分患者还是有意识的,只是自理能力比较差,除了日常的治疗、护理,更多的要给予他们生活的照料。有位本就长期卧床的老奶奶,感染上新冠肺炎后,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在一次护理工作时,奶奶拉着董春玲的手一直在说,“谢谢,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我自家的孩子也没有帮我这样做过,上海小妹妹,谢谢你!”在那一刻,董春玲感觉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他们有需要,我做什么也不觉得累。”那晚风雨交加,没带雨伞,没有班车回酒店,队员们决定走回去。她们用垃圾袋作防雨服,突然想到这风雨不就正如当下肆虐的疫情吗?作为一名白衣战士,纵使风雨再大,困难再多,只要齐心协力,共战病魔,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224日,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李斌、心血管内科主任樊民和消化内科医生邓玉海代表医院派出的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来到金银潭医院上海医疗队驻地看望医院派出的第一批作为上海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的队员潘慧璘、史文丽、顾羚耀。嘘寒问暖之余,还将一箱箱衣服、食物送到,十分暖心。潘慧璘和史文丽当时正在医院当班,顾羚耀在驻地见到了“娘家人”,万分亲切。

潘慧璘每日坚持在劳累的工作结束后写下抗疫日记。在得知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在雷神山医院用中药、针灸、功法等中医疗法治疗患者收效甚佳后,她也跟着高兴了半天,“中医药真是个大宝藏!”一直以来,潘慧璘也坚持给予病人中医康复护理方面的建议,发挥医院传统优势,她说:“这回战胜疫情,我更有信心了”!

市中医医院樊洁琼、蔡俊、奚洁三位有着丰富重症监护经验的“85后”青年护理骨干还在武汉市第三医院,作为危重症护理6组成员紧张战“疫”。

樊洁琼负责的一些病人需要用无创呼吸机,喂饭时要脱下病人的面罩,每喂上一两口,病人就因缺氧要重新戴上面罩,一顿饭喂一个多小时是常事。也有因担心病情而烦躁的病人,拔管、拉扯、敲打床沿,樊洁琼会耐心劝解,把管子固定好、把面罩扶正,整理床位,给病人调整到最舒适的角度。奚洁在身先士卒的党员队友的感染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不畏艰难,尽我所能,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定能打赢这场战役,凯旋而归!”每日下班后,队员们在医院初步洗消换好干净衣物,到宾馆门口洗手、消毒、换口罩,到宾馆房间后定点放置从医院穿回来的衣服并再次消毒,每一个环节队员们都认真完成,绝不偷懒,蔡俊说:“我们是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也是纪律严明的战士。正是有这样铁一般纪律的队伍,才能战胜疫情!”

附属普陀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王冬麟、刘金金两位九零后护士,每天在集中精力护理患者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做好自身防护,工作越来越娴熟。“虽然每一天都累到极限,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但自己心里越来越笃定”。病房里的重症病人越来越少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王冬麟在奋战一线救护患者之余,还兼顾了医疗队物资发放的任务,帮助医疗队清点登记物资,及时快速送到每一个队员手中。当护理的一位医生患者成功治愈时,王冬麟特别开心,因为又有一位战友可以健康出院跟无数医护一起并肩作战。疫情之下,沪鄂情深,近日他们还吃到了武汉当地的医生亲自下厨做的鲜美鸡汤和香浓热干面,顿时从胃暖到了心,干劲十足!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批援鄂队员冯昱桦成功缓解了一位患者的焦虑情绪,这让忙碌多日的她倍感欣慰。这位患者老吴刚入院时非常紧张,精神状态不佳,胃口也不好,晚上睡不着就陪医生护士们值夜班。在队员们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下,老吴开朗不少,也渐渐恢复正常饮食和作息了。冯昱桦说:“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这就是最真实的回报了吧。”武汉的街道上行车廖廖,有萧瑟之感,但队员们没有被这萧瑟传染,都热情满满的。经过一个月的相处,第二批援鄂队员张骞也与患者建立了信任。有位患者说自己出院了一定要生二胎,生活依然充满了希望。有位爷爷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后因恐惧而呼吸急促,在张骞的耐心安慰和陪伴下逐渐放松,还为张骞竖了大拇指以示感谢。这一切都使张骞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黑夜过后必将是黎明!”

防疫抗疫不停歇,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队员李冬梅介绍她知道的防疫进展情况。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二病区,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已进行多日;目前又开始在北三病区为患者输入疾病恢复出院后14天内康复患者的血浆,然后化验患者血液中的病毒抗体,病毒载体,记录咳嗽、咳痰情况及生命体征。李冬梅所在的病区有5个病人输注了血浆,病人们说没有特殊感觉,一切正常。李冬梅说,换一个城市,换一家医院,工作性质没有改变,只不过我们提供给了患者全方位,全身心的照顾。医生在忙着研究治疗方案,护士在忙着优化护患沟通,“食疗+话疗”全方位护理。在看到患者吃到家人送来的白粥时,脸上舒心和幸福的笑容,李冬梅深感幸福就是那么简单。

第七人民医院的援鄂队员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他们还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患难与共、福祸同当、昂首面对,待春回大地,你我盛世共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连日来,在武汉忙于战“疫”的附属光华医院援鄂医生汪荣盛的日记逐渐简短,但始终展现了他对患者的关怀和对早日战胜疫情的期盼和笃定。建立医生患者微信群以增加患者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奋战在前线的医生护士们都在以各种积极的方式,全力救治病患。危重患者的病情保持平稳、逐渐好转,都是医务人员们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在不断努力着的。

在这与时间赛跑的每一天里,“经历了雨雪交加、气温骤降,于点点的回温里感受春天临近的气息。就像这疫情,总会有拐点,总会看见希望”,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援鄂队员熊德新写在日记中。身着防护服,4个小时一班的工作困难程度远超想象,连日来熊德新也渐渐习惯了一边大喘气一边工作。“帮我热下饭菜”“帮我打点热水”“帮我换下尿布”“帮我看看补液还有吗”……在各种召唤声中进行着一天的工作,但是这些呼唤带给他无尽的心安,因为这才证明患者们的病情是稳定的。患者们能记住他的名字,会给他写满满感谢的话语,会在出院时发自肺腑地表示感激,这些都让队员感到值得。当一位年纪较大、慢性疾病多的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鲜活的生命离去,心情沉重的医护人员们在完成后续工作后,还要调整心态救治、照料同室其他病患。“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病人早日出院,希望快点迎来岁月静好的那一天。”

沪鄂情,心连心,同舟济,战疫情”,愿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待春暖花开,战斗在武汉前线的白衣战士们全员凯旋归来!医管处、各附属医院